教务处2006年度工作意见

教务处2006年度工作意见

根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工作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教务处的实际情况,现提出教务处2006年度具体工作意见:

一、推进课程和专业建设,提升学院发展内涵

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是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院教学水平和质量社会认可度的直接反映。为搞好我院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2006年度,教务处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程和专业建设:

1、确定院级第二批重点建设课程,并在第一批重点课程建设基础上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计划通过2006年的努力,实现每个专业都有一门以上院级重点建设课程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以此推进学院课程建设。

2、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推进(重点是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改革是全面实施高职教育的基础工作,教务处将以重构课程体系为抓手,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改革力度,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提高学生职业训练能力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并以此推进学院的校本教材建设。

3、加强专业教研室建设。为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使教研室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务处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将教研室建设作为对系(部)教学、科研工作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研室建设的宏观调控。

4、所有专业进行一次全面的专业剖析,明确各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围绕示范性院校评估指标体系,以“人才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剖析我院现有各专业,适时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调优各系的专业结构。

5、根据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条件,各系确定1-2个专业进行重点建设。2006年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品牌、特色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探索,根据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条件,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努力实现专业建设的突破,争取建设1-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二、深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基本素质

师资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体现职教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使我院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职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特别是教师职业技能得到培训和提升,教务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和培训工作:

1、实行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新教师岗前培训是培养新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和素质,适应我院教学管理的关键性的第一步。我们将配合人事处,对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以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和提高新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技能。建立台帐,加大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力度,通过导师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方式,使青年教师能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师德上完善提高,在业务上有所长进,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使得全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举行说课比赛、技能比赛、教案比赛、课件制作等教师基本功比赛。举行各类比赛的目的在于加强学院的教学工作,检阅教师队伍的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也促使教学优秀的教师能够脱颖而出,从而提升全院教学水平,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

3、开展“教学优秀奖”、“教坛新秀”、“教学成果奖”、“中青年骨干教师”、“名师”评选活动。为鼓励我院广大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务处根据学院相关规定,认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奖项的评选工作。对在教学中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善于运用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以及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反映我院教育特点,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予以一定的奖励。

4、配合开展“三风”建设年活动。配合学院“三风”建设年的开展,教务处将建设重点放在“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根据学院2006年工作计划,“教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点在教考分离上。“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务处在“学风”建设中主要将通过教考分离的推进,以“考风”建设为抓手,严肃考风考纪教育。教务处是学校的综合管理机构,是面向全院师生员工的最前沿的部门之一。教务处将根据学院“三风”建设年活动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明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2006年度,教务处确定的“工作作风”的总体要求是:和谐、效率、实干,严于管理、勇于创新。

5、建立青年教师企业锻炼制度。每个系每年必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农林科技示范园或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锻炼。要通过在一线岗位上的学习,锻炼和培养广大青年教师专业技能,促进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

严格按照《高等学校实验室评估标准》指标体系进行建设。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院实验室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之后,软件建设成为实验室建设的当务之急。为了加强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院的实践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务处将按照评估标准要求,重点从仪器设备建设、实验队伍建设、安全制度建设、实验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院各实验室的合格评估和验收。

四、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管理永恒的主题,为切实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在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我们准备重点从以下角度狠抓教学质量:

1、建立题库,有条件地实行教考分离。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教考分离的核心是体现考试的公正性、客观性,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2006年度,我们将以教考分离为切入点,抓“教风”和“考风”建设,还原了考试的本质。

2、建立技能抽查制度,并加强技能督导。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做好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学校一次就业率达到99%以上的保证。鼓励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在毕业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不通过者要补训补考,否则不予毕业。此外,教务处还将组织专门人员对全院的实验实习教学环节加强督导,确保学生职业技能得到很好的培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优化实践教学考核与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务处将在以往实践教学考核与成绩评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积极探索和尝试实习实训环节和项目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及考核方法的改革。要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过程更要重结果,加大结果考核的权重。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实习实训不及格的学生要补做补考,补考不及格的必须重修。对含有实验和其他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课程,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考核成绩中的比重。

4、加强毕业实践环节考核。毕业实践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使这一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其效果,我们将加强对毕业实践环节的考核,无故不参加实习、实习缺席达三分之一课时及以上、无故不参加毕业设计开题、未经批准不参加检查及不能定期与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联系者,毕业实习成绩作不及格处理,并不得参与毕业答辩。

五、规范教学档案建设,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

1、建立并规范教学管理部门(含系部)的教学档案管理。

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均属教学档案。为了加强教学档案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我们将明确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制定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切实提高教学档案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教学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师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真实记录,对于教师的考核、职务聘任、工资晋升、工作调动、培训、奖惩等都有重要意义。教师业务档案主要收集和记载教师在教育教学、产业、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主要成果材料(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科研论文、专著、译著、教材等以及对这些材料的历史评价,专家的学术鉴定材料、图片等)以及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材料。2006年度,我们将指导系(部)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业务档案。

3、全面开展网上选课和网上评教。学生网上评教是强化教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网上选课则是我院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是现代教育观念在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中的具体体现。为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务处将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在已经实现的成绩查询、课表查询、成绩登录等功能的基础上,完善网上选课和网上评教系统,全面实现学生网上选课、网上评教等功能。

教务处